曾经被炒热的学区房,如今是啥温度?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随着最近东、西城区“幼升小”录取结果出炉,北京学区房的房价走势也逐渐清晰。
2021年6月29日,东城区“幼升小”录取结果公布。据东城区家长们反映,今年电脑派位的随机性太大,毫无规律可言。如,“有西总布小学派位到史家胡同的,普通小学一下晋级先进中学,有一师附小派位到定安里小学的,从一流小学到东城垫底小学。”
出现这样的情况还要追溯到2018年年中。彼时,东城区出台了一个相关政策:2018年6月30日之后在东城买房的,要通过派位方式,多校划片入学。
该政策的出台,意味着即便是“挤破头”在东城买了学区房,孩子也不一定上哪所学校,要通过摇号、派位的方式进行选择。但考虑到政策的缓冲性,后又将政策的实施时间定位2019年1月1日。
虽然政策实施是在2019年1月1日,但2019年、2020年东城区“幼升小”,在学位充足的情况下,基本是按照之前的政策进行执行,因此未出现今天家长们“焦虑”的局面。
这样的情况不仅出现在东城,西城也没能“落下”!
诸葛找房北京站获悉,此次受影响较大的是2020年7月31日之后买房的家庭。根据西城区入学政策,2020年7月31日前取得房本的家庭可以优先学区内选房;2020年7月31日后取得西城区房本家庭小孩才会多校划片或相邻学区内入学。
但实际录取情况看,即便是在7月31日之前买房或落户的家庭,如果顺位不够,依然存在被“跨区调剂”的可能。
对此,很多家长、网友们也表示,该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性质?是学位数量还是调控使然?现在已经有德胜业主下调二手房报价,学区房的价值逻辑会被打破吗?
诸葛找房分析师表示:学位数量和学区房调控政策对于本次西城学区房实施多校划片一定程度上都有影响。
一方面;德胜、月坛近年来入学人数大幅增加,教学资源优异的学校学位数量有限,实施多校划片有利于将入学学生较均衡地分于各个学校。
另一方面;学区房一定程度上带动房价上涨,通过实施多校划片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房价上涨,符合“房住不炒”的原则。
短期来看,学区房的价值逻辑或仍将难以打破,从长远来看,随着教育均衡化的不断推进,未来学区房的价值体系或将面临重塑。
随着东、西城入学问题的发酵,大家关心的学区房如今又是“啥温度”?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强调“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这意味着接下来会采取措施为学区房“降温”。
随后的7月4日,西城区房管局用行动说明了问题。诸葛找房北京站获悉,西城区房管局组织辖区内链家、我爱我家、21世纪不动产、麦田、中原等主要房地产经纪机构召开工作会,就房地产经纪机构积极配合教改政策落地提出工作要求。
会议介绍了西城区教改政策,并再次强调了严禁炒作学区房的工作要求,要求各机构加强房源发布管理,不得以学区房为卖点发布房源。
事实上,在此之前,北京学区房已出现降温的趋势。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5月,涨幅较高的海淀和西城增速在放缓,西城近三个月房价涨幅6.12%,而过去一年的涨幅则为9.52%。
业内人士表示,“就“学区房”而言,受制于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可能期待短时间内能够在优质的教育资源供给上出现大的突破性成就,但各地方必然要出台相关政策,在目前的政策基础上,将住房与入学资格进一步脱钩。”
确实,优质的学区房是区域内房价的”催化剂“,在当下政策调控下,通过购房上好学校的概率降低,也势必会导致学区房的房价回落,而西城区学区房调剂现象更像是”导火索“,会进一步加剧北京楼市回落。
来源: 诸葛找房北京站 作者:赵海名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